编者按
2023年第8期《求是》杂志刊发了国家安全部党委书记、部长陈一新署名文章,围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构建新安全格局,从全面把握构建新安全格局的重大意义、强大优势、内涵特征、实践要求、重要保障等五个方面进行了深入阐述。今天为大家带来全文。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加快构建新安全格局
陈一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作出专章论述和战略部署,鲜明提出“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的重大要求,充分体现了党中央统筹发展和安全、协调推进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新安全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动态平衡的重大战略考量。我们要结合正在全党开展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安全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党的二十大重要决策部署,紧紧围绕“构建什么样的新安全格局、怎样构建新安全格局”这个新时代重大课题,深化理论研究,推进实践创新,加快构建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以高水平安全保障中国式现代化。
一、全面把握构建新安全格局的重大意义
构建新安全格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审时度势回答新时代新征程如何既解决好大国发展进程中面临的共性安全问题,同时又处理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阶段面临的特殊安全问题,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具有重大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世界意义。
构建新安全格局,彰显出坚持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绝对领导、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的重大政治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新时代新征程,构建新安全格局,要始终坚持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绝对领导,坚持党中央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充分发挥党在中国特色国家安全实践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确保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不动摇,确保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越走越宽广。
构建新安全格局,彰显出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国家安全理论新境界的重大理论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完善社会治理体系。这是构建新安全格局的题中之义,内在蕴含了要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科技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统筹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统筹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夯实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基层基础,完善参与全球安全治理机制,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构建新安全格局,进一步拓展和升华了对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的规律性认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安全理论。
图为2023年“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海报。 国家安全部供图
构建新安全格局,彰显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实践意义。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当前,我国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外部环境和安全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对国家安全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有加快构建新安全格局,牢牢守住安全发展这条底线,才能把发展建立在更加安全、更为可靠的基础之上;才能以安全保发展、以发展促安全,实现新安全格局与新发展格局互促共进;才能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不被迟滞甚至中断、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构建新安全格局,彰显出坚持推进国际共同安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世界意义。当今世界,安全问题的联动性、跨国性、多样性更加突出,我国国家安全同国际安全大格局密不可分,我们既要做好自身国家安全工作,又要促进国际安全。构建新安全格局,要从“安全不可分割”、安全共同体等马克思主义国家安全理论的基本原则出发,摒弃“国强必霸”、零和博弈、绝对安全、结盟对抗等旧观念,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新安全格局指明了应对全球性挑战、走向更加光明前景的方向,标志着人类国家安全治理的新进步,为那些既希望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提供了重要借鉴。
二、全面把握构建新安全格局的强大优势
构建新安全格局,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家安全工作的主要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支持力度前所未有,构建新安全格局的有利条件也前所未有。我们要勇担时代重任,更好地保持战略定力和战略主动。
最根本的政治优势是坚强的领导核心。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掌舵领航,为构建新安全格局提供了根本保证。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世所罕见、史所罕见的风险挑战,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的恢弘气魄和大无畏革命精神,在风云变幻中举旗定向,在大战大考中指挥若定,在惊涛骇浪中力挽狂澜,从根本上确保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实践充分证明,“两个确立”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应对一切不确定性的最大确定性、最大底气、最大保证。新征程上,有经过历史检验、实践考验、斗争历练的党的核心、人民领袖、军队统帅掌舵领航,我们就有了战胜各种风险挑战的主心骨,构建新安全格局就能够塑优势、占先机、赢主动。
最鲜明的理论优势是党的创新理论指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把马克思主义国家安全理论和当代中国安全实践、中华优秀传统战略文化结合起来,创造性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构建新安全格局提供了根本遵循。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运用总体战略思维和宽广世界眼光把握国家安全,将安全列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内容,围绕发展和安全、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维稳和维权、秩序和活力等重大命题,作出一系列创造性阐发,为我们从政治上全局上认识和把握国家安全提供了根本指导,在新时代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的系列重大斗争中展现出强大的真理力量、独特的思想魅力、巨大的实践伟力。
最强大的发展优势是雄厚的实力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在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全面脱贫、抗击疫情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为构建新安全格局打下了坚实根基。我们创造了经济发展奇迹,推动经济迈上高质量发展之路,经济总量占世界比重从2012年的11.4%提高到2021年超过18%;创造了社会稳定奇迹,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我国成为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之一;创造了全面脱贫奇迹,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了人类文明史上人口大国成功走出疫情大流行的奇迹,取得疫情防控重大决定性胜利。构建新安全格局,我们具有前所未有的雄厚实力基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信心、更有力量。
图为2022年9月30日,《总体国家安全观学习纲要》繁体版在香港的书店内重点展示。 中新社记者 李志华/摄
最重要的制度优势是走出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成功开创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国家安全领导体制和法治体系、战略体系、政策体系不断完善,为构建新安全格局提供了坚强制度保证。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完善集中统一、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工作领导体制,实现人民安全、政治安全、国家利益至上相统一;坚持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边疆、边境、周边安定有序;坚持安全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动态平衡;坚持总体战,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促进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相协调。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国家安全之治”的制度密码、制胜密码,为构建新安全格局、应对重大风险挑战赢得了优势,奠定了胜势。
三、全面把握构建新安全格局的内涵特征
构建新安全格局,是党中央着眼强国复兴大业的长远战略谋划,是关系全局的国家安全治理实践,具有鲜明特征。
强调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党的十九大从国家治理层面,指出“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从经济社会发展层面,指出“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党的二十大首次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高度,赋予“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的全新定位,体现了党对国家安全工作规律性认识的深化,揭示了构建新安全格局在党中央工作大局中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
集中统一、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领导体制。构建新安全格局,必须把党的领导贯穿到国家安全工作各方面全过程。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加强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设立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完善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领导体制。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成立以来,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国家安全工作得到全面加强,牢牢掌握了维护国家安全的全局性主动。
统筹各领域安全的大安全理念。当前,国家安全形势发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非传统安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新冠病毒全球大流行带来的冲击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新安全格局强调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并重,全面认识和把握我国国家安全丰富的内涵外延、宽广的时空领域、复杂的内外因素,把一切可能影响国家安全的风险纳入视野。
新时代新征程的国家安全目标任务。党的二十大提出关于未来五年的主要目标任务,强调“国家安全更为巩固”,并提出到二〇三五年“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全面加强”,指明了构建新安全格局的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再次强调要统筹发展和安全,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坚定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和重点领域安全。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加快构建新安全格局,成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目标组成。
统筹兼顾、科学辩证的系统思维。构建新安全格局,强调要立足国际秩序大变局来把握规律,立足防范风险的大前提来统筹,立足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大背景来谋划,既重视外部安全又重视内部安全、既重视国土安全又重视国民安全、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既重视发展问题又重视安全问题、既重视自身安全又重视共同安全,体现了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唯物辩证观点,蕴含着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国家安全工作的系统思维方法。
灵活机动、敢斗善斗的策略方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党全国人民反复强调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将“伟大斗争”放在“四个伟大”的第一位;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将“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作为“三个务必”之一引领全篇。强调与时俱进创新斗争艺术,做到敢于斗争和善于斗争结合、加强预防和应对极端并举等,体现了构建新安全格局的策略方法。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气派。构建新安全格局,强调胸怀天下,以国家核心利益为底线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以公平正义为理念引领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坚决反对一切以牺牲别国安全换取自身绝对安全的做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充分体现了新时代中国的大国担当,开辟了国家安全治理的新境界。
四、全面把握构建新安全格局的实践要求
构建新安全格局是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的顶层设计、管总规划,也是对有效创新实践的系统集成。要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的关系,在“战略布局、主攻方向、创新举措”方面系统谋划,在“党委统筹、条线主建、平台主战”的协调指挥方面积极探索,在“任务引领、需求拉动、保障有力”的专业化支柱力量打造方面加快进度,努力迈出构建新安全格局的坚实步伐。实践中,要着重把握好以下基本要求。
全体系推进。当前国际形势复杂严峻、国际斗争日趋激烈,体系对抗成为大国博弈的显著特征。构建新安全格局,亟须加强国家安全体系建设。要坚持党中央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完善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领导体制,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战略体系、政策体系、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国家应急管理体系,构建全域联动、立体高效的国家安全防护体系,完善重大斗争方向协调指挥体制,打造适应斗争需要的专业化支柱力量,切实把体制优势转化为实战效能。
全领域谋划。随着国际国内环境深刻变化,国家安全领域不断拓展延伸。构建新安全格局,必须统筹推进各领域安全。要拓宽视野、全域覆盖,重点加强政治、经济、国土、社会、网络、金融等领域安全,强化军事、科技、文化安全基础支撑作用,推进粮食、生态、资源、核安全,有效保护海外利益安全,维护太空、深海、极地、生物、人工智能等新型领域安全,将危害国家安全的各种行为纳入视线,实现各领域安全统筹治理、共同巩固。
全方位布局。我国国家安全问题涉及国内外全方位,国家利益分布广泛。构建新安全格局,必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对内,以维护政治安全为根本,严厉打击敌对势力渗透、破坏、颠覆、分裂活动,切实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确保政治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对外,防范反击外部对我极端遏制打压,加强海外安全保障能力建设,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全手段运用。新形势下我们面临的风险点多面广,各类风险的倒灌效应、合流效应、叠加效应、联动效应、放大效应、诱导效应更加凸显。构建新安全格局,要综合运用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司法、教育、科技等一切手段,有力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要更加注重协同高效,更加注重法治思维,更加注重科技赋能,更加注重基层基础,实现工作从“事后反应、被动应对”向“事先预警、主动塑造”转变,牢牢掌握国家安全工作主动权。
图为2023年4月3日上午,浙江省温州市在龙舟运动中心举行2023年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暨“迎亚运·护平安”国家安全宣传教育月启动仪式。 国家安全部供图
全社会动员。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构建新安全格局,要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打好维护国家安全的人民战争。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建立起强大的国家安全人民防线。要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汇聚党政军民学各战线各方面各层级强大合力,推动各部门各地方各要素有效统筹,实现国家安全各领域战略布局一体融合、战略资源一体整合、战略力量一体运用,更加有力地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五、全面把握构建新安全格局的重要保障
构建新安全格局,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个动态发展完善的过程。要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体制优势,着力强化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搭建起保障新安全格局的“四梁八柱”。
强化政治保障,守卫生命线。坚持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绝对领导,是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的根本保证。要把握政治方向,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发挥政治优势,持续完善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调动各级党组织在维护国家安全方面的积极作用。要凝聚政治力量,发挥党员领导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动员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汇聚起构建新安全格局的强大合力。
强化法治保障,织密防护网。构建立法执法司法普法并进的国家安全法治布局,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要科学立法,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不断充实法律“工具箱”。要严格执法,依法防范制止打击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要公正司法,确保每一起案件都经得起历史和法律的检验。要加强普法,广泛开展国家安全法治宣传,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在法治轨道上推动构建新安全格局。
强化科技保障,打造赋能器。当前,科技发展使国家安全领域的斗争呈现前所未有的颠覆性特征,大数据、人工智能正在重塑斗争新形态。要顺应时代潮流,以战略思维谋划科技赋能的“最优蓝图”,以系统思维打造科技赋能的“最强大脑”,以服务思维发挥科技赋能的“最大效能”,以底线思维构筑科技赋能的“最牢屏障”。瞄准事关国家安全的重大工程科技问题,加快自主创新成果转化应用,着力打造更多攻防制胜的先进手段,着力提高运用科学技术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
强化队伍保障,建强主力军。国家安全干部队伍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要加强国家安全系统党的建设,始终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加强能力建设,强化干部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全面提升法律政策运用能力、防控风险能力、群众工作能力、科技应用能力、舆论引导能力。加强全面从严管党治警,强化监督执纪问责,锻造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的国安铁军。(来源:云南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