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双碳”目标的推进,新能源与污水处理的结合成为行业热点。以光伏技术为代表的清洁能源,正逐步改变传统污水处理模式。
在“双碳”目标引领下,昆明滇池水务公司与国家能源集团云南龙源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南龙源新能源”)合作开发的昆明市首个“污水治理+光伏”示范项目正式投产。洛龙河、捞鱼河两座污水处理厂共计3.7MW分布式光伏项目于4月28日、29日相继并网发电,标志着昆明市在生态环保与清洁能源协同发展领域迈出重要一步。
2025年4月30日上午,昆明滇池水务公司与云南龙源新能源联合举办项目投产调研活动,双方领导实地考察电站运行情况并召开座谈会。云南龙源新能源指出,央企与地方国企的合作充分发挥了技术、资源与政策协同优势,未来将深化此类“光伏+污水厂”模式的应用。昆明滇池水务公司强调,该项目是践行生态文明理念的重要实践,计划在全市所属污水厂推广,为昆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捞鱼河污水处理厂利用生物反应池、清水池及现有的停车棚上方空间建设分布式光伏电站,安装面积10704m²,直流侧装机容量1.556MWp,交流侧装机容量1.3MW。洛龙河污水处理厂利用水池上方空间、建筑屋顶及厂房屋顶建设分布式光伏电站,安装面积18657m²,直流侧装机容量2.8MWp,交流侧装机容量2.42MW。
项目并网发电后,以日平均5小时可利用时长计算,捞鱼河污水处理厂日均发电量达6450kWh,年发电量约234万kWh。在环保贡献方面,每年预计可减少碳排放量233.3吨,相当于种植12800棵树木。洛龙河污水处理厂日均发电量达11232.8kWh,年发电量约410万kWh。每年预计可减少碳排放量408.8吨,相当于种植22300棵树木。
两项目自2025年2月进场施工,历时3个月高效建成,经呈贡区供电局验收后顺利并网,日均发电量合计超1.7万kWh,可满足厂区约30%的用电需求。
随着洛龙河、捞鱼河项目的成功落地,“污水厂+光伏”模式不仅为城市减污降碳开辟新路径,更以“空间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的三重增益,为全国城镇污水处理行业绿色升级提供了鲜活案例。昆明市将持续探索环保与能源融合创新,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